联系人:经理
电电话:18117494971
欢迎
订阅
学农实践,
博雅情怀。
『中西会通,科创共济』
该主题学农实践活动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
切身体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纽迈泰纽科教在此次活动中,积极配合支持
为学农实践活动插上了科技创新的翅膀。
十月九日,学农实践正式扬帆起航。
学农第一站—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安静、古朴、诗韵书香。
“中西会通,科创共济”是此次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社会实践课程的主题。围绕此次主题,于十月九日,曹杨二中易建平副校长、同济大学陈明副院长、朱瀛老师分别作了讲话,为同学们加油打气。
如何进行一项研究型课程?如何去进行课题研究?如何去完成一个课题?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讲无疑是困难的,极具挑战性的。同学们如何克服诸多困难,完成挑战,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早上6点是什么?是初升的朝阳、是安静的城市、是首班车,还是学生涨红的脸庞。
十月十日,今天是曹杨二中的莘莘学子们融入大学生活的第二天,早上6点钟,同学们已经整理好内务,来到楼下准备晨练。
他们顶着凌厉的寒风,一个个涨红了脸庞,气喘吁吁整齐划一的的奔跑在大学的操场上。晨跑不仅锻炼身体,更加磨炼一直,迎着朝阳奔跑的他们,势必会成为金秋十月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也定会让这场科创之旅圆满成功。
八点钟,学农班的同学们就开始聆听纽迈泰纽科教冯冲博士讲解。
冯冲博士通过生动的课题案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实验设计以及样品处理的重要性;又简单介绍了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应用,最后冯博士还与同学们分享了仪器操作视频,并强调了磁共振成像数据的重要性与直观性。
随后在老师和冯博士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同济大学的图书馆,利用大学资源,他们搜集资料,整理文献,请教导师。虽然课题完成不易,但他们迎难而上的精神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他人。
相信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体验的过程对学生们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十月十一日,同济之行第三天,天气明显渐凉,晨跑如期进行。经过两日的磨合,同学们渐渐适应了这一运动强度,疲惫的脚步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矫健而充满朝气的步伐。
这也是祖国的花朵,应有的精、气、神。
农学班的同学们来到图书馆,针对课题,利用该馆文献下载的优越条件,搜集资料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曹杨二中的同学们,目标明确,准备充分,通过图书馆齐全的资料库,利用短短的两个小时,就找到了有助于自己课题的信息。
随后,同学们与纽迈泰纽科教的两位老师,对课题的的实验方式,样品准备、及数据整理进行了研讨。
事后,纽迈泰纽科教的两位老师,并未回去休息,而是根据学生的课题,对样品的需求,进行准备。
菜市场、药店、超市、商场等多地为学生准备样品。更是在深夜回到磁共振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分类保存。对纽迈泰纽科教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到钦佩。
“核磁之旅”
十月十二日,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同济之行的第四天。今天也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一天。
农学班的同学,早早就来到了华师大科技园纽迈泰纽科教的实验室。针对自己的课题研究,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准备。
认真工作的同学无疑是最棒的,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各种实验前的准备。从样品的采集、接收、编号到分包处理,认真、专注的他们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老师。
同学们的课题,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很具有实际价值意义。其中有磁共振成像关于水果的模拟损伤、不同肉质品的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以及面团发酵蒸煮过程中的水分相态的变化等等。。。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无所畏惧。
纽迈泰纽科教的几位老师和工程师也是倾尽所学,从旁指导。他们耐心的教导、严谨的讲解、辛勤的付出,为学生们打开一道又一道智慧的大门,攻破一座又一座困难的堡垒。
最后,同学们也是收获满满,不仅完整亲身体验了整个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且得到了各自样品的数据以及图片资料等等。
起床—洗漱—晨跑—早餐,然后就投入到忙忙碌碌的学农实践和课题探究之中。
十月十三日,今天依旧是忙碌的一天。农学班的同学们根据昨天的实验数据及图片,在图书馆馒头撰写论文,并精心制作PPT。有了昨天的经验,同学们尽量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所收获的探究成果尽善尽美,还有的同学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加充分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下午,便是创新课题的中期汇报,《核磁共振测定不同糖分含量的面团发酵水分迁移》、《不同新鲜度的果蔬内部的差异》、《注水猪肉的核磁共振鉴定》、《冷冻肉类融化过程的可视化研究》等,纽迈泰纽科教、同济大学以及曹杨二中的老师们仔细聆听、逐个过关,并对每位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深入讨论,给予中肯的意见,使同学们对实验以及研究性课题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十月十四日,不知不觉中学农实践活动即将步入尾声,“仰望星空”之下,同学们也加入行色匆匆的大学生行列中。
农学班的同学依旧早早的来到纽迈泰纽科教的实验室,在带教老师们的指导下,为各自的课题收官,进一步的进行实验探究,完善数据处理,并形成汇报PPT。
下午1点整,东华大学孙宾教授、上海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杨秋珍老师,以及纽迈泰纽科教总经理朱丽霞女士作为第三方专家评委和曹杨二中科技总辅导员任佳嘉老师一起,对学生的课题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热情的鼓励。同学们也出色地完成了答辩,完美地呈现出这几天的成果。
苦中苦,甜上甜!
虽然台下有些同学紧张,忐忑不安,但到了台上还是能够慷慨激昂的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答辩出来的时候,同学们表示已经用尽了我的洪荒之力。
“硕果累累”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可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十月十五日,整个“同济科创行”学农实践,历时七天六夜,到今天圆满落下帷幕。
最后的过程由课题汇报→校领导验收→结业式→表彰大会,学生的心情也是由紧张→忐忑→激动→欢呼。
【农学班】
4人小组同学《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面食制作过程中水分迁移的研究》课题荣获一等奖;
【农学班】
4人小组同学《冷冻肉类的可视化研究——以带鱼肉,鸡肉,牛肉为例》课题荣获二等奖;
【农学班】
三人小组同学《利用磁共振技术对注水(胶)肉的研究》 课题荣获二等奖。
曹杨二中的莘莘学子的辛勤付出,才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绩,当然也有背后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还有纽迈泰纽科教的各位老师和工程师的支持。
【农学班:学生代表感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农学班的学生代表发言。
首先,感谢同济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场地,泰纽科教的专家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以及曹杨二中的老师们与我们农学班的同学们的一路为伴,这三个要素无不促成了我们有了农学班在环境优美、紫荆葳蕤的同济大学进行学农活动的完美句号。
“同济科创行”这短短的七天六夜,我们学习了如何完成自己的课题报告的方法,在泰纽科教的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了低场核磁共振设备,并以此技术来解决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学方面的问题。从绞尽脑汁选择课题,到完成每人一篇开题报告,再到聆听教授的讲解来帮助我们明确实验的方法,以及自己亲手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到最后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班主任任佳嘉老师多次“对症下药”般的指点下,我们不断地完善课题论文和PPT。
对大家而言,这次研究性课题的完成,培养的是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就像孙老师第一天对我们所说的那样,他说:“我们都是精英!”我觉得,在这几天的学农活动中,农学班的全体同学都为之努力,大都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这也与这一“精英班”的称号相般配。
最后,非常感谢在这几天相伴左右的两位老师,以及所有的老师,感谢他们耐心细致的教导和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的无私奉献。没有你们,就我们我们难忘而充实的“同济科创行”。
谢谢!
扫码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