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经理
电电话:18117494971
欢迎
订阅
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1938年10月4日- ),瑞士科学家,生于瑞士阿尔贝格。他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共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20世纪80年代,当维特里希开始尝试用核磁共振技术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时,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当时的NMR技术主要用于小分子分析,而蛋白质的复杂性和分子量远超传统NMR的解析能力。
据传,某次学术会议上,一位知名生物物理学家与维特里希打赌,声称“NMR永远无法确定蛋白质的结构”,赌注是一瓶昂贵的香槟。维特里希欣然接受挑战。经过多年研究,他开发出“多维NMR”技术,通过标记蛋白质中的氢原子,并分析它们的核磁共振信号,最终成功解析出蛋白质在溶液中的三维结构。这一突破让他赢得了赌局,也为他在2002年赢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维特里希原本是物理学家,早期研究超导体。1960年代,他偶然接触到NMR技术后,立刻被其潜力吸引。他曾回忆说:“当时我觉得,与其研究超导体中的电子,不如研究生物分子中的原子——毕竟后者更接近生命的奥秘。”这一跨界转变让他在化学领域大放异彩,也体现了科学发现的偶然性。